腹膜间皮瘤的生物化学疗法

2008-04-24 00:00:00 来源:

  腹膜间皮瘤(peritoneal mesothelioma) 为原发于腹膜上皮和间皮组织的肿瘤,临床很少见。病理上可将之分为腺瘤样间皮瘤(adenomatoid mesothelioma)、囊性间皮瘤(cystic mesothelioma)和恶性间皮瘤(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,PMM)。前两者属良性肿瘤。囊性间皮瘤多见于女性,病因不明,好发于盆腔或附件周围,呈单个或多个囊性肿块;病人常因扪及腹块而就诊。恶性腹膜间皮瘤(PMM)约占恶性间皮瘤的30%;其发生也与接触石棉有密切关系,约5%病人有接触史;石棉纤维经口摄入后,通过肠壁易位到腹膜而致病或从胸膜转移而来。从接触石棉到确诊,本病潜伏期可长达25~40年之久。但国内1951~1993年20篇文献报告161例PMM中仅1例有石棉接触史。周亚康等报道的47例间皮瘤中有8例恶性腹膜间皮瘤,以及笔者搜集的2例均有石棉接触史。在无石棉接触史的人群中,其发病率约1人/1百万人・年,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。国外曾报告1例PMM病人40余年前曾接触过胶质二氧化钍(Thorotrast)。PMM常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。脏层或壁层腹膜均可罹及;肿瘤可直接侵犯腹、盆腔脏器;50%~70%病人伴淋巴和/或血行转移肝、肾、肾上腺、肺、骨等。
  生物反应修饰疗法:
  生物反应修饰剂(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, BRM) 是体内自身的一些细胞和分子,能应答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,并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。BRM通过调动机体固有能力抵御和消灭肿瘤,成为当今治疗肿瘤的新模式。随着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进展,BRM在肿瘤治疗领域大有用武之地。
  细胞因子:白细胞介素(IL)、干扰素(IFN)、 肿瘤坏死因子(TNF)等除能直接杀伤瘤细胞外,并能活化体内抗癌细胞, 或分泌抗癌效应分子,或维持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分化功能,可作为PMM的辅助疗法。
  过继转移的免疫细胞:收集、分离癌性腹水中的淋巴细胞,在体外扩增,并诱导出具杀伤活性的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(LAK细胞),将之注入体内,有杀伤瘤细胞的作用。同时给予IL―2,可提高疗效。Tani等将淋巴细胞与病人自身恶性间皮瘤细胞混合培养,加以抗单克隆抗体和IL―2激活之, 生成细胞毒性T细胞(CTL)。激活的CTL对自身恶性间皮瘤细胞有高度细胞毒性作用。文献报道给2例PMM病人化疗的同时,腹腔内注射CTL作为辅助疗法,结果腹水消退,瘤块逐渐消失,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。

3333
3334
更多>
更多>
樱井英幸

樱井英幸

河北一洲肿瘤医院

擅长:质子治疗,放射治疗,质子束疗法治疗肝癌,X射线治疗,近距离放射治疗

立即咨询
微信 微信
微信
微信
公众号 公众号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顶部 顶部
顶部